直辖庙宇

深水埗关帝庙

深水埗关帝庙,旧称武帝庙,现称关帝庙,为九龙区唯一主奉关帝的庙宇。关帝又称协天大帝,所以关帝庙又可称为协天宫。

建庙缘起

本庙建于光绪十七年(1891年)前,由深水埗坊众兴建,原位处海边,后靠小山,为风水优良之地。关帝庙过往依靠庙前墟市的捐献以维持运作,属区内重要庙宇。根据庙内光绪二十年(1894年)重修碑记显示,当时重修得香港各地商人及居民、大鹏协镇官员及金山各埠侨民支持,可见当时海内外对协天宫及关帝信仰的支持。

1922年政府原计划收回庙宇及庙前墟市用地,以改善该区环境。惟在居民强烈反对下,庙宇得以保留。庙后之「深水埔公立医局」,于战前已服务市民。数十年前,庙前原为海边,但随着地区发展及多次填海工程,本庙置身内陆。

建筑与文物

深水埗關帝廟為二級歷史建築,主殿前有庭園,氣勢恢宏,建築形制為兩進三開間一天井(主殿)。屋頂為硬山式,正脊屬平脊,入口類型為前簷廊式,正門左右設鼓台。廟內存有鑄於光緒十七年(1891年)的古鐘及祭壇。

門牆繪有三幅壁畫,均沿自畫家李志清先生之畫作,當中以關帝故事為題,分別為千里送嫂、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及義釋曹操。本廟正門於2010年重修時加建牌樓,當中廟宇名稱、匾額及門聯均由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親題。

关帝

「关帝」即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,羽字云长,河东解县(今山西运城县)人。出生年份不详,卒于公元二二零年。史称关帝为万人敌,战功彪炳,忠义盖天。民间相传,关帝身高九呎,面如重枣,唇若抹砂,丹凤眼,卧蚕眉;佛教尊称「伽蓝菩萨」,儒教尊称「文衡圣帝」,道教奉为「伏魔大帝」、「荡魔真君」和「协天大帝」等。

东汉末年,关羽与刘备、张飞于桃园结义,情如手足,起兵兴汉。关羽守下邳被曹操所败,为保刘备夫人而降曹,曹操待以厚礼,拜为偏将军,后为曹操斩袁绍猛将颜良及文丑,解白马之危,封汉寿亭侯。后关羽得知刘备下落,封金挂印,千里送嫂,投奔刘备。赤壁之战中,孙刘联军大败曹操,关羽念曹操厚恩,于华容道义释曹操。刘备入蜀,关羽留守荆州,先大破曹仁于樊城,斩庞德,擒于禁,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。后被孙权设计所擒,败走麦城,最终从容就义。蜀后主景耀三年(260年),关羽被追封为「壮缪侯」。

相传关羽死后,英魂不散,到玉泉山得高僧开示,自此显圣护民,于各地斩妖除魔。宋徽宗崇宁元年封为忠惠公,元代封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,明万历年中封「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」,为受封帝位之始。随善书及各种关帝文化之流行,清代为关帝崇拜之顶峰。清未时清室于关帝之封号多达二十六字。

除儒释道三教外,民间对关帝之崇拜更为多元化,当中包括视之为战神、武圣、武财神、驱邪神、保护神和不同行业的保护神等。

奉祀神祇

本庙主祀关帝,其他供奉神祇有关平太子、周仓将军、朱立大仙、文昌帝君、包公、观音、斗姆元君及六十太岁等。

重修

光绪辛卯年(1891年)、光绪二十年(1894年)、2010年。

委员会于2010年本庙重修竣工时,举办迎圣大典暨门楼落成典礼,由香港及内地道侣,主持科仪为门楼开光及神像崇升。当时亦迎请上环文武庙、海峡两岸暨香港、澳门及新加坡等地关帝庙、以及当区天后庙、三太子宫及北帝宫之神像参与仪式。

主要节诞

農曆五月十三日 — 關平太子誕
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— 關帝誕
農曆七月 — 盂蘭勝會

地址
九龙深水埗海坛街152至162号
公共交通

深水埗地铁站A2出口步行15分钟

开放时间
上午八时至下午六时
电话
23934778
1. 八达通

请使用手机点撃扫描以下二维码以使用八达通捐款:

2. 支付宝香港(AlipayHK)

请使用手机点撃扫描以下二维码以使用支付宝香港(AlipayHK)捐款: